達立通顆粒整體質量研究進展(十七)
發布時間:2024-05-26 18:34:07 | 來源:【藥物研發團隊 2024-5-26】
依據《中藥復方制劑整體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中關于構建中藥復方制劑整體質量評價體系的技術路線,按照《達立通顆粒整體質量研究方案》,開展達立通顆粒整體質量評價研究,包括研發立項研究、組方和方解研究、中藥材/飲片質量研究、生產過程控制技術研究、作用機制研究、質量標志物和生物標志物研究、循證醫學研究、藥物經濟學研究。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我們將陸續報道相關研究成果。
本期主要探討達立通顆粒治療功能性便秘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個或一組癥狀,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后飽脹和早飽感、惡心、嘔吐、噯氣等慢性消化不良癥狀,但其臨床表現不能用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疾病等來解釋的胃腸疾病,其發病機制與內臟高敏反應、精神情志、胃腸動力改變、胃排空延遲、十二指腸屏障功能障礙、胃腸道分泌功能改變、膽汁酸吸收不良、腸道微生物失調和腸腦軸改變、遺傳因素等相關。
功能性便秘(FD)是一種以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不盡為主要表現,且不符合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C)的功能性腸?。‵BDs),屬于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與生活方式、飲食、精神情志、胃腸動力改變、胃排空延遲、結腸傳輸功能障礙、盆底肌群運動不協調、腸道敏感性異常、腸道微生物失調、腸腦軸改變、腸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神經遞質改變、遺傳因素等相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功能性便秘,極大地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侯葉廷等通過對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功能性便秘患者以及40例無消化道癥狀的健康體檢者的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功能性便秘患者都存在胃排空延遲,即都存在胃腸動力異常,功能性胃腸病可能存在共同的發病機制,相同的病理生理可存在于胃腸道的多個部位,其中胃腸動力異常就是其中可能的共同機制之一;另一方面,胃腸道不同部位具有類似的發病機制,如內臟高敏反應、傳輸減慢等,則應針對共同的病理生理機制進行干預。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給予促胃腸動力藥物治療,可以很大程度緩解便秘及上腹部癥狀,為達立通顆粒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功能性便秘提供了臨床試驗依據。
達立通顆粒是促胃腸動力中藥,用于治療動力障礙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的胃脘脹滿、噯氣、納差、胃中灼熱、嘈雜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等。蘇艷等研究結果表明,達立通顆粒能顯著促進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斑馬魚的胃腸運動和胃排空,顯著改善模型動物消化不良癥狀;橙皮苷等黃酮類化合物是達立通顆粒促進胃腸動力和胃排空治療動力障礙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藥效成分。 占煜等研究結果表明,橙皮苷可通過上調結腸ANO1、c-kit、PDGFRα、P2Y1、SK3表達水平,恢復Cajal間質細胞和PDGFRα+細胞的表型及功能,改善SIP合胞體功能及結腸動力,從而干預便秘大鼠,為達立通顆粒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功能性便秘提供了理論依據。以下是占煜等關于橙皮苷改善洛哌丁胺誘導便秘大鼠結腸SIP合胞體功能的研究報告。
腸道動力本質上取決于平滑肌細胞(SMC)的興奮性。作為胃腸道時相性收縮即慢波(SW)的起搏點和傳導者Cajal間質細胞(ICC)、血小板衍生因子受體α陽性細胞(PDGFRα+cells)與SMC通過縫隙連接、電藕合共同構成SIP合胞體(SIP syncytium)。據報道,SIP合胞體功能與腸道動力密切相關,參與胃腸基本電節律調控和神經遞質信號傳導。傳統中藥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方面占據重要地位。通過相關文獻的查閱,發現中藥改善便秘的作用可能與橙皮苷等黃酮類有關。因此,占煜等研究團隊開展了旨在基于結腸SIP合胞體功能探討橙皮苷干預洛哌丁胺誘導的大鼠便秘相關作用機制研究。
一、材料與方法
(一)動物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
選用SPF級雄性Wistar大鼠,5周齡,體重 125~140 g,進食、飲水、排便、活動等均正常。
2、排除標準
體重不達標或進食、飲水、排便、活動等不正常的大鼠。
(二)樣本量計算方法
本實驗應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各組大鼠間各項指標的比較進行樣本量估算。
(三)動物
本實驗在四川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完成,36只5周齡SPF級雄性Wistar大鼠,體重125~140g,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川)2018-076,由四川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頒發,適用范圍為屏障環境大鼠。實驗動物飼養環境保持溫度20~26℃,濕度40%~70%,換氣次數為每小時15次,空氣潔凈度7級,12/12h的晝夜節律。實驗方案經川北醫學院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核[(2021)106號],符合動物保護、動物福利和倫理原則,符合國家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的相關規定。
(四)藥物
鹽酸洛哌丁胺膠囊(2mg/粒,批號:LB J8215)由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提供。聚乙二醇4000散(10g/袋,批號:P21731)由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橙皮苷(300 mg/盒,批號:21060909),含量為99.48%,由成都普菲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五)主要試劑及儀器
鈣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抗體(美國Bioss公司,bs-3794R)。酪氨酸受體激酶蛋白(c-kit)抗體(英國Abcam公司,ab231780)。PDGFRα 抗體(江蘇Affinity公司,AF0241)。P2嘌呤受體1(P2Y1)抗體(江蘇Affinity公司,DF10258)。KCNN3/SK3 通道蛋白(SK3)抗體(江蘇Affinity公司,DF13233)。PDGFRα-蛋白基因產物9.5(PGP9.5)抗體(江蘇 Affinity 公司,DF6854)。水合氯醛(上海Aladdon 公司#C104202)。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置熒光顯微鏡(日本尼康,Nikon ECLIPSE C1)、成像系統(日本尼康,Nikon DS-U3)、化學發光成像系統(上海勤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hemiScope 610)、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賽洛捷克,SCILOGEX D3024)、高速低溫組織研磨儀(武漢賽維爾生物,KZ-III-F)、全自動醫用PCR分析系統(上海宏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SLAN-96S)、電泳儀(美國 Bio-Rad Laboratories, PowerPac Basic)、光譜儀(美國伯滕 Bio Tek,μ Quant)等。
(六)動物造模及干預方法
根據《藥理實驗方法學》計算大鼠等效劑量,結合文獻報道和前期研究基礎,35只Wistar大鼠以鹽酸洛哌丁胺(1.5 mg/kg)灌胃,1天2次建立便秘模型,干預時間為9:00和18:00。通過一般情況、排便情況、糞便性狀、糞便含水量、首粒黑便時間驗證造模成功。造模過程中無死亡,造模成功31只,成功率88.6%。選取30只用于后續試驗。
將所有Wistar大鼠適應環境飼養7天后采集基線數據,選取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30只隨機分為模型組、橙皮苷低劑量組、橙皮苷中劑量組、橙皮苷高劑量組、聚乙二醇4000散干預組(簡稱西藥組),每組6只,單獨飼養于代謝籠中。另設空白組6只予以造模藥等量的生理鹽水灌胃14天,在最后7天同時予以干預藥等量的生理鹽水灌胃。模型組予以洛哌丁胺溶液灌胃14天,在最后7天同時予以干預藥等量的生理鹽水灌胃。結合文獻報道,設置橙皮苷低、中、高劑量組予以洛哌丁胺溶液灌胃14天,在最后7天同時予以橙皮苷混懸液[低劑量組:50 mg/(kg·d);中劑量組:100 mg/(kg·d);高劑量組200 mg/ (kg ·d),分別相當于成人用量的1、2、4倍]灌胃,干預時間為13:30。西藥組予以洛哌丁胺溶液灌胃14天,在最后7天同時予以聚乙二醇4000散[0.9g/(kg·d)]灌胃,干預時間為13:30。
末次給藥后6h(24:00)左右集體處死大鼠,頸椎脫臼處死大鼠后迅速剖腹,截取所需位置及質量的結腸腸段組織,PBS緩沖液輕柔洗凈后,立即置于液氮罐內,-80℃冰箱保存組織。
(七)檢測指標及方法
1、一般情況
實驗過程中觀察并記錄各組大鼠的一般情況,記錄每天實驗前后的體重、進食量、排便情況等。
2、首粒黑便時間
于第1天和第14天清晨(7:00),均給予大鼠10 mL/kg 的墨汁灌胃,記錄準確灌胃時間及首粒黑便排出時間,得出間隔時間。
3、糞便含水量的檢測
及時收集第1天和第14 天實驗前(0:00~7:00)所有糞便排泄物,將糞便(含離心管)稱重(濕重)后置于37 ℃溫箱中干燥5天,稱干燥后糞便(含離心管)重量(干重),按以下公式計算糞便含水量。糞便含水量(%)=(濕重﹣干重)/(濕重﹣離心管重)x100%。
4、ELISA檢測結腸組織中5﹣羥色胺(5-HT)及5﹣羥色胺4型受體(5-HT4R)含量
截取100mg結腸組織,剪成小塊放入組織研磨器中,加入1mL PBS,制成勻漿,置于﹣20℃冰箱過夜。經反復凍融2次破壞細胞膜后,將組織勻漿以2~8℃,5000xg,離心5 min,取上清。取適量上清液立即進行實驗,避免反復凍融。操作步驟嚴格按照5-HT、5-HT4R EIA kit 試劑盒說明進行。
5、HE染色
結腸組織樣本經4%多聚甲醛固定,固定狀態良好后,嚴格按照病理實驗檢測SOP程序進行修剪、脫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最后鏡檢合格的樣片,厚度3μm。從3個橙皮苷干預組中選取便秘表型改善最為明顯的1個組大鼠結腸組織進行檢測及比較,下同。
6、Western Blot 檢測結腸組織中PDGFRαP2Y1、c-kit、SK3、ANO1蛋白水平
截取的Wistar大鼠結腸組織放入RIPA裂解液中于冰上裂解10min,裂解完成后以12000xg離心力離心10 min,用BCA法測定蛋白濃度。配置濃縮膠和12%分離膠進行SDS-PAGE電泳。在S1模式電壓80V和S2模式120V電壓下分離,200mA將凝膠上的蛋白濕轉到PVDF膜上,5%脫脂奶粉封閉液室溫搖床封閉1h,加入一抗4℃孵育過夜PDGFRα (1:1 000 ),KCNN3 (1: 1 000), ANO1 (1:1 000 ), P2Y12(1:1 000 ), c-kit(1:1 000)。TBST 漂洗后加入二抗(HRP標記山羊抗兔lgG)(1:10 000),室溫孵育1 h,再次TBST漂洗。PVDF 膜的蛋白面朝上放在樣本托盤上,ECL(BL520B)與此混合液充分接觸,在圖像采集軟件下采集圖像,使用勤翔化學分析軟件進行灰度分析。
7、qRT-PCR檢測結腸組織中PDGFRα、P2Y1、c-kit、SK3、ANO1的mRNA水平
截取距盲腸2cm新鮮近端結腸組織150mg,采用Tripure一步法提取細胞RNA,取2μLRNA加入98μL DEPC﹣水中,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RNA樣品在260nm和280nm處的OD值,以在1.8~2.0之間為合格。以RNA為模版反轉錄合成cDNA。按總體積20μL(順序:上游引物1.0 μL、下游引物1.0μL、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 10.0 μL、cDNA模版5.0 μL、H2O 3.0 μL)加待測樣品基因反應體系;反應條件為:95℃ 10 min,循環1次;95 ℃ 15 s、60 ℃ 30 s、72℃ 30s,循環40次;最后加熔解曲線(95℃ 15s、60℃ 15s,逐漸升至95℃超過30 min)。在PCR儀上反應,每份樣品3個復孔測定,設陰性、空白對照。通過分析軟件得到樣品閾值循環數(CT)和相對的拷貝定量,再進行樣本之間的比較。采用2ΔΔct方法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 Ct=目的基因Ct﹣內參基因Ct;△ △ Ct=干預組△ Ct﹣空白組△ Ct;相差倍數=2ΔΔct,對照組的數值設為100%。
8、免疫熒光(雙重染色)檢測結腸組織中ANO1-PDGFRα和 PDGFRα-PGP9.5 的表達
分別脫蠟至水:依次將石蠟切片放入二甲苯I15 min﹣二甲苯II 15 min﹣無水乙醇I 5 min﹣無水乙醇II 5 min-85%酒精5 min-75%酒精5 min﹣蒸餾水洗??乖迯停褐糜谑M EDTA抗原修復緩沖液(pH8.0)的修復盒中于微波爐內進行抗原修復。中火8 min?;? min轉中低火7 min,此過程中應防止緩沖液過度蒸發,切勿干片。自然冷卻后將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脫色搖床上晃動洗滌3次,每次5 min。畫圈自發熒光淬滅:切片稍甩干后用組化筆在組織周圍畫圈(防止抗體流走),在圈內加入自發熒光淬滅劑5 min,流水沖洗10 min。血清封閉:在圈內滴加BSA孵育30 min。加一抗(PDGFRα)后將切片平放于濕盒內4℃孵育過夜。加二抗(ANO1或蛋白基因產物9.5/PGP9.5):玻片置于PBS中在脫色搖床上晃動洗滌3次,每次5 min。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內滴加二抗覆蓋組織,避光室溫孵育50 min。DAPI復染細胞核:玻片置于PBS中在脫色搖床上晃動洗滌3次,每次5min。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內滴加DAPI染液,避光室溫孵育10 min。封片:玻片置于PBS中在脫色搖床上晃動洗滌3次,每次5min。切片稍甩干后用抗熒光淬滅封片劑封片。鏡檢拍照:切片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采集圖像(DAPI紫外激發波長330~380nm,發射波長420nm,發藍光;FITC激發波長465~495nm,發射波長515~555 nm,發綠光;CY3激發波長510~560,發射波長590nm,發紅光)。
(八)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數據以x(均值)±s表示。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的多組之間均數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用LSD法,方差不齊者采用Dunnett's T3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數據結果用GraphPad prism8.0制作圖形。
二、結果
(一)一般情況
造模前各組大鼠均活潑好動,皮毛光澤度好,糞便呈連續條狀,質軟且表面水分較多。第3~7天,模型組和各干預組均出現活動量減少,皮毛光澤度變黯淡,糞粒干硬、粒形縮短,排便量下降,模型組上述表現持續至第14天,而各干預組第9~10天后癥狀逐漸改善,尤其橙皮苷中、高劑量干預組和西藥組第 13~14天糞粒性狀與空白組相近。
(二)各組體重和進食量比較
與本組干預第1天比較,各組第14天大鼠的體重均有增長(P<0.01),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大鼠進食量干預前后及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三)各組糞便含水量和首粒黑便時間比較
與空白組同期比較,第14天模型組糞便含水量降低(P<0.05),首粒黑便時間延長(P<0.01);與模型組同期比較,干預第14天橙皮苷中、高劑量組和西藥組的糞便含水量增加(P<0.05,P<0.01),首粒黑便時間縮短(P<0.05,P<0.01);第14天各干預組組間兩兩比較,橙皮苷高劑量組的糞便含水量高于低劑量組,首粒黑便時間短于低劑量組(P<0.05),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四)各組結腸組織5-HT和5-HT4R含量比較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結腸5-HT和5-HT4R含量均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橙皮苷中、高劑量組結腸5-HT 和 5-HT4R含量均升高(P<0.05,P<0.01);各干預組組間兩兩比較,橙皮苷高劑量組結腸5-HT和5-HT4R 含量均高于低劑量組和西藥組(P<0.05),橙皮苷中劑量組結腸5-HT4R含量高于西藥組(P<0.05),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五)各組結腸病理結果比較
橙皮苷高劑量組的療效最為顯著,故選擇空白組、模型組和橙皮苷高劑量組的結腸組織進行檢測及比較??瞻捉M和橙皮苷高劑量組:結腸各層結構清晰緊密,黏膜上皮完整,腸腺豐富,排列整齊,腸腺上皮中杯狀細胞清晰可見,未見明顯其他異常。模型組大鼠結腸黏膜層上皮壞死脫落,腸腺局灶性壞死,黏膜肌層肌纖維腫脹變厚;黏膜下層重度水腫,結締組織疏松,其內淋巴管擴張,管腔內大量淋巴細胞,肌層變薄。
(六)3組結腸組織SIP合胞體標記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結腸PDGFRα、P2Y1、c-kit、SK3、ANO 平均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橙皮苷高劑量組結腸PDGFRα、P2Y1、c-kit、SK3、ANO1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P<0.01)。
(七)3組結腸組織SIP合胞體標記蛋白mRNA表達水平比較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結腸PDGFRα、P2Y1、c-kit、SK3、ANO1mRNA水平均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橙皮苷高劑量組結腸PDGFRα、P2Y1、c-kit、SK3、ANO1 mRNA水平均升高(P<0.01)。
(八)3組大鼠免疫熒光結果比較
空白組大鼠結腸中PDGFRa 陽性(紅光)和ANO1陽性(綠光)主要共表達在肌間和肌層,二者似呈伴行、毗鄰的關系,而在黏膜、黏膜下層僅有少量表達。橙皮苷高劑量組與空白組相似,且PDGFRα與ANO1共表達更為明顯。相較于空白組和橘皮苷高劑量組,模型組陽性染色明顯減少,在結腸肌間和肌層有少量表達。
空白組大鼠結腸中PDGFR& 陽性(紅光)和PGP9.5 陽性(綠光)主要共表達在肌間和肌層,且呈伴行、毗鄰的關系,而在黏膜、黏膜下層亦有少量表達,橙皮苷高劑量組與空白組相似。相較于空白組和橙皮苷高劑量組,模型組陽性染色明顯減少,在結腸肌間和肌層僅有少量表達。
三、討論
中醫藥在便秘的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許多中藥及中藥復方均具有導瀉通便或調節腸道功能等作用。枳實是達立通顆粒的君藥,橙皮苷是枳實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能有效激活H1阻胺受體,具有顯著的促進胃腸運動作用。
洛脈丁胺灌胃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功能性便秘造模方式之。據報道,洛哌丁胺可導致結腸肌層變薄、杯狀細減少,腸絨毛及黏膜上皮壞死脫落,絨毛排列松散,分腺體結構消失,固有層炎癥細胞浸潤。在相關研究中,洛哌丁胺造模導致的病理改變與之前報道相吻合,且大鼠腸道傳輸減慢,符合功能性便秘表型。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的結腸組織結構及形態發生明顯改變,但橙皮苷干預后黏膜上皮的壞死脫落及炎癥侵潤現象得到明顯改善,腸道傳輸明顯加快。大鼠的便秘癥狀得到明顯好轉,證實了橙皮苷對大鼠功能性便秘確有療效。
SIP合胞體對于胃腸動力調節具有重要意義。盡管橙皮苷治療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與聚乙二醇4000散類似,但二者的作用機制并不相同。5-HT作為一種重要的腸神經遞質,其信號系統廣泛參與調節胃腸道的運動、蠕動、分泌和感覺。5-HT受體脫敏及信號減弱與功能性便秘發病有關。多項研究提示橙皮苷可通過增5-HT信號促進腸動力。與之相吻合的是,橙皮苷干預顯著上調了功能性便秘大鼠結腸組織中5-HT和5-HT4R的表達。提示橙皮苷可激活5-HT信號,改善SIP合胞體功能促進腸動力進而治療便秘,但其分子機制和信號通路仍需進一步研究。而聚乙二醇4000散對5-HT信號無明顯作用,其主要是通過內滲透壓改善便秘。
據報道,結腸存在多種ICC亞型,其中肌間型和黏膜下層型為構成SIP合胞體的主要亞型。通常,腸運動神經元的神經末梢含多種神經遞質,釋放后擴散到鄰近SIP合胞體發揮效應。興奮性遞質如乙酰膽堿(Ach)、P物質(SP),結合ICC上特定受體(如M3、NK1)后,增加內質網鈣離子釋放,激活ANO1,引起ICC去極化而導致SMC收縮。相反,抑制性遞質如一氧化氮(NO)、β-NAD,可結合PDGFRα+細胞上特定受體(如sGC、P2Y1)后引起超極化,導致SMC舒張。小鼠結腸中PDGFRα+細胞及SMC過度超極化可引起結腸慢傳輸。SMC的收縮與舒張直接影響著 SW的強度。有研究證實慢傳輸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結腸ICC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其保留的SW無法與推進性運動同步及協調。因此ICC與PDGFRα+細胞的表型維持對逆轉功能性便秘至關重要。
PGP 9.5是一種反映神經元密度的泛神經元標志物,在黏膜下和肌間神經叢中均有表達。在本研究中,ANO1被用于標記ICC,PDGFRα被用于標記PDGFRα+細胞,其熒光強度顯示二者在結腸中的分布。結果顯示,便秘大鼠結腸中PGP9.5陽性染色明顯減少,ANO1、PGP9.5均與PDGFRα呈現共表達、伴行、毗鄰的分布特點。提示ICC和PDGFRα+細胞與ENS的腸內神經伴行和毗鄰,SIP合胞體受ENS神經﹣內分泌信號調控,與文獻報道一致。然而,橙皮苷高劑量顯著上調了ICC 和PDGFRα +細胞的表達,為功能性便秘治療提供了細胞物質基礎。
ICC特異性高表達c-kit信號對于ICC表型維持至關重要,嚴重影響SMC起搏及傳導功能。ANO1激活后引起自發性瞬時去極化,產生SW,激活SMC上的L﹣型鈣通道而引發平滑肌收縮。PDGFRα+細胞特異性嘌呤類遞質P2Y1受體和小電導鈣激活鉀通道3(SK3)激活后的效應與ANO1相反。二者互作共同維持SW強度。因此,ANO1、PDGFRα、c-kit、P2Y1、SK3表達水平低反映ICC和PDGFRα+細胞數量減少,SIP合胞體活性下降與結腸動力障礙。然而,橙皮苷干預顯著逆轉了功能性便秘大鼠結腸組織中標志物蛋白(PDGFRα、ANO1)和功能蛋白(P2Y1、c-kit、SK3、ANO1)的下調。反映了橙皮苷促進了SIP合胞體表型及功能,腸動力的恢復。綜上,研究提示橙皮苷可通過可激活結腸5-HT信號,上調ANO1、c-kit、PDGFRα 、P2Y1 和SK3 的表達水平,恢復ICC和PDGFRα+細胞的表型及功能,改善SIP合胞體功能及結腸動力,從而對洛哌丁胺誘導的便秘大鼠起到干預作用。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伴功能性消化不良乃至功能性腸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文獻資料
1、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23),中華中醫藥學雜志,2024,39(3):1372~1378
2、唐偉峰等,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研究進展,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6):880~884
3、任曉峰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結腸傳輸試驗結果及肛直腸測壓參數的關系,廣西醫學,2021,43(14):1664~1668
4、侯葉廷等,功能性消化不良與功能性便秘胃排空情況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2,17(4):205~207
5、劉思純,功能性胃病,新醫學,2000,11(11):649
6、蘇艷等,達立通顆粒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腸道組織中差異分布研究,藥物評價研究,2024,47(5):1017~1029
7、占煜等,橙皮苷改善洛哌丁胺誘導便秘大鼠結腸SIP合胞體功能的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45(1):67~75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本文綜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藥物研發團隊,歡迎轉發,禁止轉載,轉載授權請聯系0791-88161315。